一个括号就能免一张许可证。
4月23日,上海世博百联商业有限公司获颁新的营业执照。这张营业执照最大的不同在于:营业范围上,加了一个小括号,注明可以销售预包装食品。这多出的一个小括号,使得该公司可以不用再多办一张预包装食品许可证。
颁证现场。 浦东新区市场监管局 供图
当日,浦东新区市场监督管理局推出进一步深化“放管服”改革、持续优化营商环境的“新十条”措施。这些措施大多在全市率先试点,并在自贸区,乃至全国逐步推广。
预包装从审批到备案
预包装食品销售是商业零售领域最为常见的一种经营业态。
实践中,创业者如果想开一家街头巷尾常见的“小超市”“便利店”,在办理营业执照的同时,还需申办《食品经营许可证》方可开门营业,这在商业零售领域连锁企业、大型企业拓展市场过程中尤为明显。
从食品安全角度来看,相较食品生产、现制现售、餐饮服务等业态,预包装食品在销售过程中安全风险较小,能够通过加强事中事后监管的方式有效防范。
为此,浦东市场监管局在上海市市场监管局支持下,积极落实在中国(上海)自由贸易试验区开展“证照分离”改革全覆盖试点方案,在自贸区内率先试点将食品经营许可(仅销售预包装食品)由审批改为备案。
改革后,自贸区内食品经营企业仅从事销售预包装食品经营活动的,可以在办理营业执照时一并提出食品经营备案(仅销售预包装食品)申请,取得经营范围含“食品经营备案(仅销售预包装食品)”的营业执照即可开展经营活动。一方面无需再办理《食品经营许可证》,实现了“减证”,同时在监管环节,这些企业仍作为食品经营企业纳入食品的事中事后监管;另一方面取得经营资质时间从改革前的6个工作日缩短到1个工作日。此项新政策前期已开始试点,已有200多家企业受益。目前,备案改革已覆盖上海自贸区及临港新片区。
上海世博百联商业有限公司负责人告诉澎湃新闻(www.thepaper.cn)记者,预包装食品经营许可改备案后,企业的经营模式将更为灵活,可以在超市、食品专业店、食杂店、食品商贸等不同业态间进行自由转换,无需再办理变更手续;也可以更多、更快布局新店,迅速填补市场空白,企业切切实实享受到了改革红利。
“一证两址”从“保税区”到“自贸区”推广
医疗器械经营企业第二经营场所,是指同一家医疗器械批发企业,根据业务发展的需要,经原发证部门核准或备案后,在原医疗器械经营许可证/备案凭证上载明的第二个经营场所,与原经营场所相互依存。此前,浦东市场监管局在国家局、市局支持下,在保税区先行先试医疗器械经营企业第二经营场所试点,降低了企业制度性交易成本,给医疗器械贸易带来了便利,目前已有70余家保税区企业获得试点“红利”。此次“新十条”中,进一步将试点范围从保税区扩大到整个自贸区,一是有利于打造自贸区更具国际竞争力的营商环境,为自贸区医疗器械产业集聚发展注入动能;二是有利于进一步积累试点经验,为优化行业管理提供依据,激发行业活力和发展动力。
此次优化营商环境“新十条”进一步聚焦商事制度改革,优化企业住所登记制度,让企业、特别是创新创业企业开业更便利。其中扩大“工位登记制度”试点范围政策,将让更多创业者受益。
“场地”一直以来都是创业者最头疼的问题之一,既要符合准入要求、又要考虑成本、适应企业需求,孵化器和众创空间倍受创新创业者青睐。
为此,浦东市场监管局近年来在部分孵化器和众创空间试点“工位登记”,即在一个房间内可布置多张办公桌,按座位设置一个个“工位”,新起步的创业者可以通过租借这些“工位”来注册企业,进一步降低企业初创成本。衍禧堂医疗创客孵化器公司作为浦东首批试点“工位登记”的孵化器企业,目前已有70余户入孵企业为此而受益。
试点政策推出后,受到了孵化器企业和初创企业的普遍欢迎,不少企业在大调研走访中提出,希望进一步拓展“工位登记”的覆盖面。浦东市场监管局积极回应企业需求,在此次“新十条”措施中,将“工位登记”的适用范围扩大至全区经认定的全部167家孵化器和众创空间,以助力更多创业者“轻装上阵”,让广大创业者在“工位”上放飞自己的创业梦想。
本文来源于网络,如果侵权立删,操作:浩宇科技,如若转载,请注明本文地址:https://www.86376.net/gedi/944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