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是有能力的,不招我你可能会后悔。”
1997年7月,21岁的徐新华从化学工艺专业毕业,因为非团员的身份,他差点无法进入心仪的宝钢化工工作,在单位对他的去留犹豫时,徐新华笃定地说。
进厂后,徐新华即被分配进“一级要害部位”——苯加氢岗位,这一工作,就是20多年。
20多年来,徐新华扎根生产第一线,将长期实践经验与国内外先进理论相结合,先后完成苯加氢不可达点实时监测系统、苯加氢人员定位系统等10余项智慧制造项目,拥有专利4项、先进操作法2项、技术秘密5项,为公司创造效益1915.17万元,成为苯加氢操作技能的带头人。
徐新华曾获上海市“五一劳动奖章”及上海市“技术能手”“劳动模范”等荣誉称号。2021年,徐新华被评为2021年上海市优秀共产党员。
徐新华 受访者供图“一级要害部位”来了个“小年轻”
被分配进苯加氢岗位,老师傅对他们作安全教育时,徐新华心里就打起了鼓。
“苯加氢,一级要害部位,重大危险源,有毒有害,高温高压,易燃易爆,一进到厂子就面临这些,这个对我的冲击太大了。”徐新华回忆。
那还是个用BB机的年代,他转头给父亲发信,抱怨这完全超出他一个初出学校的“小年轻”的想象。但父亲看得很开,“我老爸当时跟我说,越是危险的地方安全系数越高,我就硬着头皮上了,这潜移默化也给我之后自己做班长、作业长提出了标准和要求。”
1997年,宝钢三期建设正在如火如荼地进行,集团引进、吸收、消化来自日本的管理模式,又刚刚引进来自德国的苯加氢三期装置,一年的时间从建设到投产,徐新华全程参与其中,技术之外,还坚持用英文和德国工程师沟通了一年。
而今回想起来,徐新华认为自己是被中日德三种文化集体“塑形”的,而参与整套装置从无到有的建设过程,也为他日后的发展打下了坚实基础。
从1998年到2005年间,徐新华厚积薄发,从操作工做到班长,但他初心未变,“产业报国,我就想做一个好工人。”
把技术输向全国,自己变成“土专家”
2005年,徐新华工作的第八个年头,苯加氢行业在国内开始进入快速发展时期。彼时,上海和石家庄处在该领域的技术头部位置,当仁不让地承担起技术输出的职责。
由于技术功底深,徐新华作为宝钢化工苯加氢技术输出贸易专家组成员,开始了四处奔波的生活。
“1997年的时候,是德国人过来帮我们,到了2005年,终于我们自己也可以出去,带动全中国共同进步了。”徐新华说。
2005年到2009年,徐新华先后为山西太原宝源化工、山东枣矿宏达化工、云南昆明焦化制气厂、宝钢梅山化工等同类装置的开工提供技术支撑服务。他不仅圆满完成了任务,而且还为业主解决工艺难题达256项,其中25项为关键疑难问题,为企业创下了近2000万元的技术贸易效益,因此赢得了“土专家”的美名。
2010年,一整套国产的苯加氢装置建成,徐新华在外奔波时也保持了对建设全过程的密切沟通,待回沪后即开始任作业长,监督装置验收、投产、开工。
相较于此前德国的装置设备,这套全国产化装置“对症下药”,实现了运行成本更低、稳定性更好、智慧化程度更高,集团上下为之振奋。
“徐新华创新工作室”开张
2012年,徐新华受身边榜样的影响,加入中国共产党。此后的时间,徐新华更加一发不可收,并在产业科研上进一步发力。
2018年底,随着公司向新型炭材料行业转型发展,徐新华从作业长转型成为化产生产首席操作,并成立“徐新华创新工作室”。
徐新华带领工作团队积极开展宝山与梅山两地苯加氢生产技术创新活动,实现两地苯加氢生产工艺指标共同提升、产线效益最大化。宝山苯加氢装置粗苯加工成本从2012年每吨597元降低到2020年每吨499元,处于国内同行领先水平。
宝武碳业苯加氢装置属于连续不间断生产的流程型高危作业线,危险性高、操作要求高、自动化程度要求也高。2019年以来,徐新华与工作室团队一起围绕“数字化”、“智能化”、“一体化”三个维度,优化苯加氢生产制造流程,提升现场少人化、智能化管理水平。从现场奔波到案头钻研,如今,软件著作“宝武碳业新一期苯加氢自适应生产信息系统V1.0”已完成,苯加氢操作的智能化已见曙光。
回忆起初见加苯加氢装置时一脸恐惧的年轻“小徐”,徐新华说,如今他没有辜负这么多年在集团拼搏的岁月,以及这个平台给他的机会。
本文来源于网络,如果侵权立删,操作:浩宇科技,如若转载,请注明本文地址:https://www.86376.net/gedi/75287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