暴雨灌入下水井 江西新余三工人清淤时遇难 weixinwangyeban

事故发生在地面四米之下。

危险到来前,水涨得很快。一开始只是淹过脚面,从作业点返回到百余米外的井口时,水已经到了大腿的位置。

3月22日,在江西新余市赣西大道的一处地下排水箱涵里,62岁的施向明曾用尽全身力气与这股水流抗衡。他双手抓住绳梯,脚却无法踩实,悬空一阵后总算攀了上去。

井口处,雨水铺天盖地地砸下来。担心被水冲走,他死死地抱住绳梯不敢动。

等待的时间格外漫长。水流减弱后,施向明沿着绳梯向上爬。最终,他和两名工友死里逃生,一同作业的另外三人却消失在了箱涵深处。

据“新余发布”通报,当天遭遇险情的是中国地质工程集团有限公司新余两江黑臭水体整治工程项目部的6名工人,他们在清淤作业时突遇强对流天气,撤离过程中3人失联。

事发后,当地展开搜救行动。三名失联者的遗体先后在箱涵下游的孔目江中被找到。

“抓着绳梯的时候,那个浪就把他们冲得晃来晃去”

3月22日是项目开工第五天,施向明出门前,外面下了一阵小雨。他没在意,早晨八点多按时抵达施工路段干活,事后回想,当时天气并没有什么异常。

施向明用的是老年机,平时没有看天气预报的习惯。常年在工地谋生,他的工作原则很简单,“下雨不干,不下雨就干。”

暴雨灌入下水井 江西新余三工人清淤时遇难 weixinwangyeban

3月24日上午,救援队伍沿前一晚排查到的下水井继续往下游搜寻。新京报记者 祖一飞 摄

此前,施向明从未进过箱涵,最多只下过排污管道,用桶挑走里面的堆积物。平时,他最常干的活儿是安装路灯和挖沟渠。

在他看来,这份清淤工作“好轻松”,他要做的,是和其他工人一起进入箱涵,两个人拿着高压水枪往前推进,后面三个人负责挪动水管。一名班组长会在旁边指挥,同时监测箱涵内的有害气体是否超标。

高压水枪与地面上的水罐车相连,一车水“打”完,基本就到了午饭时间。但事发当天,工人们返回地面的时间比往常提早了一些。

施向明说,11点左右,他和几名工友已经清理到任务路段五分之三的距离,水管长度用尽后,继续在箱涵内做杂活。这时,班组长叫人返回地面,指令似乎是从对讲机里传来。

“他没跟我们说要下雨,也没说什么原因。”尽管还没到收工时间,施向明没有多问,他习惯一切行动听指挥,“老板让干什么就干什么,让上去就上去。”

走了一段距离,施向明发现平时四五公分深的水开始变深,流速加快,水中还混杂着一些树叶,他猜测上面有可能下雨了。再往前走,水越涨越多,水位最高时有五六十公分。

工人傅小红称,他没听到班组长喊人撤离,是他自己发现脚下的水变深了,与施向明商量后决定返回。

过了四五分钟,六个人蹚着水赶到井口附近,但还没来得及上去,水流突然加大。傅小红走在最后面,他看到前面五个人都抓到了用于上下井的绳梯。

危急时刻,傅小红紧紧地贴在墙壁上,用手抓住了露在外面的一截钢筋。雨靴灌进了水,为了站稳,他只得用脚蹬掉。紧接着,他眼睁睁地看着一个又一个工友被水冲走,“抓着绳梯的时候,那个浪就把他们冲得晃来晃去。” 

施向明在绳梯第二个位置,看到年轻的班组长“顶”着水爬了上去,他也想上,但从井口灌进来的水越来越大,他迟迟不敢行动。不知过了多久,他听到身后的人叫了一声自己的名字。顾不上回头,也没有回话,那一刻他“只能顾自己的命”。

事后,施向明回想,紧挨在身后的那个人也许就在喊他的时候被水冲走了,“那时候可能是吃不消了。”

被救上地面后,施向明像丢了半条命,医院检查完便回到家休息。躺在床上,他多次回想事发时的情况,觉得之所以会出事,问题还是出在沟通上,“如果早点通知我们撤离,所有人不就都上来了?”

“意料之外”的暴雨

事发时,施工单位一度以为所有人员已安全撤离。

一位田姓项目经理告诉家属,项目部第一次通知撤离是在10时50分左右,之后曾在微信群里进行确认。他提供的聊天记录显示,3月22日11时17分,有管理人员在群里发出通知,要求“各施工段现场管理人员再确认施工人员是否全部撤出,人员清点完成后回复。”

之后,一位名叫严军的群成员回复,“人员已全部撤出工作区域。”备注信息显示,严军所在的施工段正是出事的那一个。

但实际上,当时6名作业人员并未上井。

暴雨灌入下水井 江西新余三工人清淤时遇难 weixinwangyeban

3月24日,新余市救援队伍在孔目江重点水域搜寻失联者。新京报记者  祖一飞摄

接受新京报记者采访时,严军解释,他主要负责招工和购买设备等事宜,非项目公司正式员工,但工人是他招来的。收到人员撤出通知时,他并不在现场,开车赶到后,询问安全员得知6人已经到达井口位置,遂在群里回复。

“我说撤出工作区域,其实指的是撤离在涵箱内部的作业点。当时能看到他们全部在井下,马上就要上来了。”

严军说,他没有想到的是,雨势在瞬间发生变化。“那个水就跟瀑布一样,从四面八方流向井下,看不见里面什么情况。”为了阻挡路面上的水流,他和几名施工人员曾尝试把旁边的混凝土堆垒成一排,让水避开井口。

严军回忆,他当时趴在地上,大声地朝井下喊话,“里面有人吗?”七八声之后,终于收到回音。井口已经有绳梯,他又从旁边拿根绳子丢了下去。几秒钟后,班组长罗小宝被拉了上来。第二个上来的是施向明,再之后是攀住钢筋的傅小红。

严军告诉记者,前两个人被救的时间差不多隔了两分钟,第三个人上来的时间花得更久,可能有七八分钟。

这一说法与施向明所讲的情况存在出入。后者向记者讲述,班组长上去后,他还在井下耽误了大约半个小时,直到水小后才往上爬。在他上来后,绳梯又被丢下去,紧接着傅小红才上来。

严军说,他当时从获救者口中得知,第一个人还没上去的时候,另外三人就已经被水冲走,可见当时水流之急。

事发后,家属曾质问施工方,为何当天有暴雨仍安排施工。田经理回应称,事发前项目部并不掌握3月22日会有暴雨的情况,他们只在3月20日收到过一次天气预警,“说的是21号、25 到26号、28到29号会有强对流天气。”

田经理称,当天是按照施工计划进行的常规作业。进行清淤时,井上会有管理人员专门负责监测天气、疏导交通之类的工作,当天发现要下雨的迹象后,项目部即通知他们安排井下工人撤离。但从结果来看,为时已晚。

暴雨来临前并非没有征兆。多位新余市民证实,当日市区下暴雨之前,天上就已经乌云密布,且伴有雷电。

而事发前一天,新余市气象局曾发布天气预报,提醒第二天天气为大雨转中雨,部分地区伴有雷电、冰雹、大风和短时强降水等强对流天气。22日早晨六点半,该局再次发布强对流天气提醒,提醒公众做好防范措施。

项目部一位工作人员透露,当天早上七点左右曾下过一场小雨,“下了10分钟不到就停了,天上间歇性地有云,但是太阳已经出来了。”雨停之后,施工按时进行。

10点半过后,他看到很低的云从天际线上涌来,之后项目部的群里开始有人提醒工人往回撤。11点10分左右,天上开始下雨,“瞬间,巨量,持续了十几分钟时间。”

这位工作人员说,据他了解,当时的降雨量是平时的五倍,而且是在瞬间增大。“可能早一分钟,所有人都上来了,甚至都用不了一分钟。”

闲不住的“顶梁柱”

遭遇事故的6人当中,李良、李正根和傅建生最终遇难。

其中,63岁的李良相当于“小工头”的角色。

暴雨灌入下水井 江西新余三工人清淤时遇难 weixinwangyeban

3月24日晚10点半,救援队结束了在箱涵内的搜寻作业,此时最后一名失联者的遗体仍未找到。新京报记者  祖一飞 摄

开工前一周,李良的老同学施向明和施工方搭上了线。之后,李良找来同村的李正根、邻村的傅小红、傅建生三人一同去干活。这是一个经常在一起干活的“老年团”,除了李正根和傅小红,其他几人都在60岁以上。项目部提供的报价是150元一天,经过工头提成后,到他们手里的工钱是130元。

平时,李良主要带人做新余的市政工程,装监控器、安红绿灯、铺地砖、铺设管线等等,每次来活儿,他也和工人一样干。 

暴雨灌入下水井 江西新余三工人清淤时遇难 weixinwangyeban

事发50小时后,第二名失联者的遗体被打捞上岸。新京报记者  祖一飞 摄

在李良的女儿看来,父亲是个闲不住的人,“一年365天,他有360天都在干活。”这段时间打不了工,李良在农活儿上花了更多心思,没事就往田里跑,出事前刚把地翻了一遍,打算种上花生。回到家里,他拿着扫帚房前屋后地扫,邻居见了都笑他,“你真是连一天都坐不住。”

李良爱干净,每次出去干活都是穿一双鞋带一双鞋。联系上清淤的工作后,老伴担心箱涵里面太脏,曾劝他不要去。“他说反正在家也没事做,最后还是去了。”

去年,儿子按揭买了辆小型挖掘机搞工程,李良拿出小十万添了首付。三年前,儿子买私家车时,李良也给了差不多这个数。由于女婿在外地工作,女儿只能在家照顾两个孩子,学费开支也都是当姥爷的拿,平时还经常给些零花钱。

“我们家的钱基本上都是靠我爸挣的。”在一家人眼里,已经耳顺之年的李良仍是家里的“顶梁柱”。

同一个村子,不到50米距离的李正根家也有着相似的情况。

56岁的李正根经常跟李良干活儿,相比之下,他的经济压力更大些。29岁的儿子至今没媳妇,一家人都知道,他想在城里买一套房,尽快让儿子成家。

村里的老宅拆迁之后,李家在新址上盖了一幢三层小楼。从外表看,这幢小楼和周边邻居家的没什么差别。走进其中,才发现三楼仍是毛坯房。沙子、水泥堆了一地,有空的时候,李正根就上来鼓捣几下。“不缺钱的话一年就能完工,我们家盖了两三年。”他的女儿说。

最上面的储藏室堆着几十个铝壶和铁锅,都是李正根此前做破烂行当时淘换来的,“他觉得有用就舍不得丢,想给我们自己用。”

他的女儿说,在生活方面,李正根除了吃饭睡觉外几乎没什么额外的需求。他住的房间,家具只有一张床、两张桌子,其中一张摆着台老式电视机,打开还能看到屏幕上的雪花点。

在女儿看来,父亲很节省,平时不抽烟不喝酒,去打工也经常自己带饭吃。去年,小两口在杭州贷款开了家窗帘绣花厂,李正根听说后拿了十万块钱支援。“那应该是他全部的积蓄了。”

“他们那一代人就是勤劳惯了。”傅军是另一位逝者傅建生的儿子,在他的记忆中,父亲做过铁匠,干过电焊,也养过猪,后来又到城里讨生活。

出事之后,傅军收拾家里的遗物,才发现他以前给父亲买的新衣服基本没怎么穿过,由于经常干活,老人穿的一直是旧衣裳。

三人被打捞上岸时,身上仍是工作时的装束,有的穿着防水裤,有的戴着手套。

本文来源于网络,如果侵权立删,操作:浩宇科技,如若转载,请注明本文地址:https://www.86376.net/gedi/5537.html

(0)
浩宇科技浩宇科技
上一篇 2020年3月30日
下一篇 2020年3月30日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