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生成绩服从“正态分布”,一则高校内部的管理规则冲破围墙,近日在社交媒体引发热议。
事件的起因,是985高校中南大学一特聘副教授怒怼学校教务办。学生成绩要符合“正态分布”,就得将50名学生的成绩从90分改成80分。
成绩“正态分布”这一调节手段,国内不少985高校都有设置。目的是要求高分和低分要控制在一定比例之下,让大多数学生的成绩居于中间。
不过,正态分布原本是一个理想的数学模型,将其扣在学生成绩统计上,属于生搬硬套吗?
戳破窗户纸
课程参考人数153人,期末成绩90至100分占比70%以上,其中平时成绩全部在95分及以上。
对学生高分段成绩占比较多的情况,这位中南大学特聘副教授表示,该课程的同学大部分都参与过学科竞赛以及校内的实训工作,对项目的需求认知有一定了解,加之学生出勤率较高,学习认真,所以该门课程的成绩较高。
只不过,这样的结果不符合正态分布。正态分布是一种概率分布的理想模型,要求统计图的曲线两头低、中间高,左右呈对称布局。
用在学生成绩统计上,如果100分为满分、60分及格,当90-100分人数及60-70分人数占比较少,70-80分学生占多数,且成绩以平均成绩为中轴,向两侧逐次降低时,就属于正态分布。
简而言之,学生中等成绩占多数,这是近年来不少大学教学与考试管理时采取的一项调节手段。
据悉,北京师范大学、浙江大学、吉林大学等多所985高校,在教务处关于成绩评定的规定中,都明确了“成绩应呈正态分布”的相关规定。
清华大学教授金兼斌向中国新闻周刊指出,其实成绩正态分布现在也不是硬性要求,也有比较柔性的,可以具体情况具体分析。
事实上,教育部也并无明确规定,要求高校成绩须呈正态分布。
此事引发社会热议后,中南大学日前回应称,学生确实都考了高分的情况是存在的,也是乐于看到的。在这件事情上,学院教务员和任课老师都是认真负责的,只是在沟通上有误会。
一竿子打死?
正态分布原本是一个理想的数学模型,套用在学生成绩统计上能成立吗?
金兼斌认为,在实际使用中,这只是一个大概建议,并非死板的严格对照。
事实上,任何一个分布都可以对应正态分布拟合,只不过不同的分布与正态分布拟合程度有差异而已,所以不是一个0和1的简单非此即彼,而是某种近似即可。正态分布的取值可以是均值向两边无穷延伸,显然这是不符合实际的。
中国教育科学研究院研究员储朝晖指出,正态分布要求的样本是随机抽样的,而大学里一个班的学生,已经经过多次筛选考试和相同课程教学过程,已经不属随机抽样。正常情况下,大多数班级的分数都会呈现非正态分布。
当然,具体问题还需具体分析。如果高分或低分过于集中,也不妨复盘下考试过难还是过易,以期客观评价学生的真实水平。
金兼斌指出,当初提出这一概念,主要还是防止老师给分过松过水,造成高分扎堆,成绩呈现高分偏态分布。这也是“水课”现象的原因之一。
如果没有“正态分布”的教学管理规则,一些老师可能会为了讨学生好感,打出大量高分,造成分数上的通货膨胀,导致课程变为水课。
如今,高校普遍实行学分制和选课制,大学生为了追求漂亮的绩点,容易导致给分高的教师“门庭若市”,而严格要求学生的老师“门可罗雀”。
因此成绩“正态分布”有它的合理性,本意是让学生成绩更公平。
行政压学术?
除学生成绩是否符合正态分布外,教务办干涉评分也是争议的焦点。
在不少教师看来,怎么给学生评分,是教师的教学自主权,学校教务办不应该干涉,因为教师不是行政考核的工具。
储朝晖指出,对于此事的讨论,不能止步于批评具体做法的机械及不科学,更应该看到,这件事揭示了大学管理不在正态的一些状况。
储朝晖认为,教师有对学生的学业评价权,管理部门应尊重而不应干预、侵扰教师的评价权。
作为大学的主体,只有教师和学生的正当权益受到保障,高校的质量才能得到提高。2035年,我国要总体实现教育现代化,建设高质量的高等教育体系,将是相当长一段时期内的主基调。
不少专家学者认为,课程考核、学生评价等属于教学事务,应该充分发挥高校学术委员会等组织的作用,让学术的归学术。
当然,金兼斌认为,学术和行政并不能完全分开。教授的学术评审中也充斥着诸多人为或人治因素,没有必要把行政和学术截然对立或分开。
大学的教培中心组织学生评教,本质上无可厚非,只要教师绩效考评时,同时兼顾教师教学的其他方面或渠道的反馈和表现即可,不要唯学生评教结果论教学质量。
金兼斌指出,大学教学需要有科学合理的行政管理加以制约。这种管理通常是底线管理,教师在此框架下,仍有很大的主观能动性施展空间。
参考资料:
光明时评:要求学生考试分数正态分布的管理不在正态,2020年1月15日,光明日报客户端
学生期末成绩须“正态分布”?高校教师探讨更科学的评分方式,2020年1月16日,新京报客户端
本文来源于网络,如果侵权立删,操作:浩宇科技,如若转载,请注明本文地址:https://www.86376.net/gedi/2481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