澎湃新闻记者从中南大学方面获悉:中国共产党优秀党员、国内过程分析化学以及化学计量学的奠基人,原中南工业大学化学系教授赵新那同志,因病医治无效,于2020年12月22日18时在长沙逝世,享年97岁。赵新那微信公众号@中南化语轩 图
公开资料显示,赵新那,江苏常州人,中共党员,原中南工业大学化学系教授,曾任化学系分析化学教研室主任,多次获中南工业大学先进工作者、优秀党员、先进教育工作者称号。
“中南大学”微信公众号2017年5月曾刊文《中南人物 | 赵新那:历经世纪风雨,生命底色依旧澄明》,介绍了赵新那教授。文章写道:去掉身上“赵元任次女”“黄培云夫人”的标签,不知道还有多少人知道“赵新那”这个名字。但她,从来就是她自己,一个具有独立人格的勇敢存在。
澎湃新闻记者注意到,上述文章回溯了赵新那和黄培云结识的一幕:时光倒流到1941年某一天,落日西沉,夜幕降临,在美国麻州剑桥27Walker Street现代著名学者赵元任先生家,清华同学会的数十位年轻人汇聚于此。觥筹交错间,是观点碰撞、思维激辩的繁华风貌。
一屋子的热闹与喧嚣,赵家二女儿赵新那却独独发现了在厨房洗刷的黄培云。她走到他身旁,伸手帮忙。“你别把碗弄砸啦!”这是黄培云对赵新那说的第一句话。这是他们相识的开端。他24岁,她18岁。看似会被照顾的一生,却拉开了赵新那照顾黄培云一生的帷幕。
年轻学生来看赵新那先生,有些八卦地问:您爱黄院士什么。她带着一点严肃的认真:“什么爱呀情呀,你们年轻人问的问题我不会回答。我们走到一起,就是因为共同心愿,共同志趣。”
那时的美国,尚未参战,一派歌舞升平。而国内,山河破碎、国土危亡,赵新那与黄培云同众多热血中华儿女一样,身在国外,心忧国内,一面攻读学位,一面上街卖贺卡或兼职打零工,赚些钱物支援国内抗战,以尽学生绵薄之力。
1945年,两人结成秦晋之好。翌年,国内百废待兴。黄培云应国家之需,回国受聘担任武汉大学矿冶系主任,不久后,投身中南矿冶学院(中南大学前身)的创建,致力于开拓我国粉末冶金学科建设,为国家培养急需人才。已毕业于哈佛大学的赵新那随行回国,在武汉大学讲授化学。
离退休工作处的一位同志曾多次接触赵新那先生,在她眼里,赵新那先生是极具有独立精神的。年少时在日本的轰炸中辗转逃亡,亲历日本对南京的第一次轰炸,从南昌、武汉、长沙、桂林,至越南河内,辗转进入昆明,在长沙再遇日本对长沙的第一次轰炸。“她早年历经艰难,受美国文化浸润长大,但还是执意回国,对国家的那份情感是很多人不能理解的。”
“我是中国人,为自己的国家服务是本份。”“当时回国是很自然的选择。”“我是中国人,虽生于美国,但我选择中国籍。”赵新那先生试图削减她在人心目中的崇高感,频繁使用着“本份”“自然”这些平淡的字眼。
1952年,赵新那带着五岁多的大儿子、刚满月的二儿子追随着黄培云的脚步,从武汉大学来到中南大学,继续从事化学教学。
1952年的中南,只有民主楼与和平楼两栋楼,没有学生宿舍、职工宿舍。赵新那一家四口借住在一所小学的狭小屋子里。“那时候什么都没有。但没人怕苦,大家齐心协力搞建设。没有化学教材,就翻译英文教材。没有实验室,自己挑砖建。”
当一切都仿佛在慢慢进入正轨。下放、文革接踵而来。因复杂的社会关系,正值事业旺盛期的赵新那,工作完全被停掉,先后经历下放到农村进行改造、被关押控制使用等等。这对于一个满腔报国热忱,热爱教学、热爱学生的老师来说,是一件再痛苦不过的事情。
但赵新那先生把人生中最困苦的磨难当成另一种人生历练。“每个人都要经历一些事情,而我是经历了这样一些而已。”“农民很淳朴,教我插秧,挑担子,我后来能挑90斤重。”
此后的几十年间,赵新那绝口不提那段历史。没有人知道,她承受了怎样的痛苦与煎熬。历经历史的光影交错,她的精神已如蓝天般澄澈。半个世纪之后再追问,已是云淡风轻。
时间的车轮总是不断滚滚向前。文革之后的十多年,是赵新那先生事业生命里一段最美丽的篇章。
她的学生满瑞林老师用了一个“奠基”、一个“第一”来表述赵新那先生当年的学术成就。她是国内过程分析化学以及化学计量学的奠基人;与化学计量学奠基人美国B.R。科瓦斯基合作,将过程分析化学以及化学计量学引入国内,在中南大学建立了第一个过程分析化学中心;在X射线荧光分析领域进行了系统研究,并以此为平台,开展分析化学以及化学计量学研究,在国内外具有极高名望和影响……
这些年,登门采访的媒体数不胜数,但关于自己在学术上的贡献,赵新那从未吐露过半个字。
上个世纪90年代,赵新那先生逐渐淡出学术岗位。此后不久,开始着手整理父亲遗物。
1998年,赵新那先生在黄培云院士的辅助下,编写了《赵元任年谱》一书,由商务印书馆出版发行。此后,赵元任先生拍摄的两万余张照片,从1906年至1982年76年间的日记手稿陆续从美国邮寄回国。对照片进行整理和说明、日记手稿的辨认,赵新那是不二人选。受商务印书馆之邀,赵新那开始了漫长的整理工作。
文章写道:生命里最爱她的两个人,从未走远,一个触手可及,一个抬头可见。赵新那心里澄明如镜,父亲与先生,从来不是她的标签。他们,是她情之所依、心之所系。
本文来源于网络,如果侵权立删,操作:浩宇科技,如若转载,请注明本文地址:https://www.86376.net/gedi/2384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