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22日,政府工作报告提出,要推动消费回升。通过稳就业促增收保民生,提高居民消费意愿和能力;支持餐饮、商场、文化、旅游、家政等生活服务业恢复发展,推动线上线下融合;发展养老、托幼服务。
作为实体消费的一部分,便利店的发展受到关注。在全国政协委员、北京食品科学研究院副院长乔晓玲看来,便利店能在社会民生保障中释放更大潜力。她围绕发挥便利店在国计民生中的作用提出三个建议: 一是发挥便利店在社区养老中的作用;二是鼓励便利店积极参与供餐方面的相关标准的制订;三是将便利店纳入城市应急保障企业单位范围。
近年来,从国家到地方密集出台了众多利好便利店的政策。去年商务部下发了《推动便利店品牌化连锁化发展的工作通知》,将便利店定义为“最贴近老百姓生活的零售业态”。疫情防控期间,便利店也成为抗疫战线上的“逆行者”之一,交出了零售业态为数不多的优异成绩单,其体量小、经营灵活、贴近社区的特点得到充分发挥。
长期关注食品安全的乔晓玲去年走进便利蜂便利店调研,对便利店行业发展有了更深入的思考,她发现,便利店已经开始提供大量瓜果蔬菜和米面粮油,还可以将新鲜食材和营养热餐送上门。“现在很多地方在尝试建立老年餐桌,但有些地方没有条件,如果能借助便利店已有店面,为老年人提供餐食,我觉得应该大有可为。”乔晓玲表示,便利店如毛细血管般深入社区,不需老人远足,而便利店的热餐及便当食品安全也有保障,在解决老年人的吃饭问题上,有很大潜力可以挖掘。
不过,目前到便利店消费的老年群体还并不多,乔晓玲认为,这主要是由于一些老人的经济收入有限,会对价格有所顾虑。她建议,可以通过向退休人员发放便利店消费券的形式打消中老年人对价格的顾虑,引导培育消费习惯。
乔晓玲在考察时还发现,连锁化经营的便利店往往具备严格的供货商标准、质量体系认证和管理流程,并能做到通过数字系统精确了解食品信息。她认为,便民企业也特别需要食品加工技术的创新和完善流通领域食品安全管理规范等相关标准,应该鼓励便利店积极参与供餐方面的相关标准的制订。
乔晓玲还针对便利店在应急保障方面的作用提出建议。“疫情期间,社区逐渐成为居民采购的中心,便利店作为离居民最近的商业形态,支撑了全国千万个小区的生活所需,应该将便利店纳入城市应急保障企业单位范围。”乔晓玲建议,国家应参照国家储备物资的模式出台相应评审、评价及管理等标准,将符合标准的便利店纳入应急保障体系,为城市应对各类危机增设一道“安全阀”。
本文来源于网络,如果侵权立删,操作:浩宇科技,如若转载,请注明本文地址:https://www.86376.net/gedi/13943.html